首页 > 保教动态 > “家园共育”子课题开题会在北京教育学院召开
“家园共育”子课题开题会在北京教育学院召开
受北京市教委学前教育处委托,由北京市学前儿童保教工作者协会会同北京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开展的“家园共育”项目——《基于亲师关系提升“家园共育”质量的实践研究》子课题开题会,于2018年3月22日在北京教育学院召开。北京市人大常委、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钟祖荣,北京市学前儿童保教工作者协会会长、“家园共育”项目领导暨专家小组组长刘枫耘,北京市教委学前教育处彭兴蕊等出席会议并讲话。出席会议的还有我协会入库专家北京教育学院教授、我国知名家庭教育专家关鸿羽先生,北京市学前儿童保教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吴晓燕、王洪兰、邹静华,中国教科院王书荃研究员,北京首都师范大学文岩教授,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特级教师刘洪霞主任,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宗文革教研员,北京市前门幼儿园园长、特级教师邹平,原东四五条幼儿园王小萍园长,原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国秀华园长,以及协会副秘书长李华、李炬和80个子课题负责人等共100余人。会议由总课题负责人刘畅博士主持。
北京市教委学前教育处彭兴蕊老师受学前教育处委托,在讲话中介绍了市委、市政府对学前教育工作的部署,特别介绍了“家园共育”作为工作重点列入市委市政府文件,市教委要专门对该项工作制定计划做出安排。她说北京保教协会做“家园共育”工作是在众多工作中抓住了重点,给予充分肯定。彭兴蕊老师表示,她认真研读了80个幼儿园的“家园共育”子课题开题报告,课题涉及多方面,直接指向幼儿、幼儿教师、家庭,如孩子的身心发展和健康、教师如何开展教育活动以及幼儿园与家长互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等,都是目前学前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她表示很激动很兴奋,似乎看到一年后的研究成果。祝愿课题研究顺利进行,祝愿2019年课题研究结出累累硕果。
北京市学前儿童保教工作者协会刘枫耘会长在讲话中首先强调“家园共育”课题研究的启动背景。学前教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面临挑战和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办好学前教育”,做到“幼有所育”的任务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市教委、市妇联等九个委办局制定了家庭教育十三五规划;市教委领导对北京保教协会要重点做好“家园共育”这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家园共育”有一定的历史渊源、理论研究和实践基础;我市幼儿园积累了不少经验值得总结和提炼;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刘枫耘会长对“家园共育”课题研究提出要求:一是继续保持科学的态度和高度的研究热情,严格按照计划推进;二是把研究过程作为学习、宣传、交流和提高的过程,“家园共育”,在“共”字上下功夫,通过研究推动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融合,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促进幼儿园内涵发展;三是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知行合一,边研究,边实践,及时把研究成果转换为工作实践;四是课题组虚心向专家学习,充分发挥特聘专家的指导引领作用;五是课题小组成员之间加强学习交流,自主开展活动;六是课题研究中要注重案例研究,按时提交“家园共育”案例。研究成果将以出版文集等形式呈现。
北京教育学院钟祖荣副院长对“家园共育”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进行了阐述。他说,新时期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转为日益增长的美好的社会需求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表现在学前教育就是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高度重视。学前教育不光关乎到一个家庭,一个孩子,而是关乎到整个民族的发展;从学术和理论上讲,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极其重要,家庭的社会经济背景对孩子的学业及今后的就业和其终身成就有着重要的相关性。当前,教育不平衡、不适应的矛盾突出,怎样缩小差距,促进社会和教育的公平,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让每个孩子都受到良好教育。所以,“家园共育”课题研究不仅具有学术意义、实践意义,更具有社会意义。北京教育学院一定会尽最大努力支持“家园共育”子课题研究。希望市教委的行政支持和教育学院的学术支持相结合,北京保教协会要整合资源和组织实施相结合,研究团队要注意实践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研究与行政相结合,注重实践研究,做到“奔着实行去、奔着问题去、奔着落实去、奔着问题解决去”。
会议转达了北京保教协会首席特聘专家陶西平老领导、以及市教委冯洪荣委员和郭春彦副处长对大家的问候并预祝课题项目研究圆满成功。
“家园共育”子课题开题仪式结束后,专家和子课题组成员分组进行面对面交流,子课题组分别做报告陈述,专家逐一对各子课题报告进行点评指导,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交流过程即严肃又热烈。
专家王洪兰、王书荃指导第一子课题组
专家关鸿羽、邹平指导第二子课题组
专家邹静华、文岩指导第三子课题组
专家吴晓燕、国秀华指导第四子课题组
专家刘洪霞指导第五子课题组
专家王小萍、宗文革指导第六子课题组
下午集中交流培训。由各组推出代表做进一步深度交流;北京教育学院教授、我国知名家庭教育专家关鸿羽先生就子课题整体情况做点评。关教授首先充分肯定了各子课题的开题工作开了好头儿,同时结合开题报告普遍存在的问题指出,科研是一种认识过程,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认识过程,是采用严密的方法去认识客观世界,探索真理;问题的提出要简练,指出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课题研究方法以一个方法为主,其他方法辅助;研究要具有规律性、创造性和新颖性。关教授指出,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要一致,家长老师要互相尊重,互相沟通,相互配合,相互体谅,相互支持,在“共”字上做好文章。最后关教授鼓励大家共同努力,做好“家园共育”课题研究,做一个具有服务意识的新时代的好老师,为孩子的发展服务,为家长服务,为社会服务。
关鸿羽教授在点评
会后,专家表示,这个课题协会抓对了,完全符合幼儿园的需求;子课题报告整体框架整齐、规范,研究态度认真,其中有的报告很有创新性。特别是有不少远郊区幼儿园老师积极参与,对边远地区幼儿园的教师队伍建设和专业水平提高大有好处。课题组成员也表示,参加课题研究,有专家引领指导,对“家园共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科学研究得到思想和方法的指导和提升;有子课题小组成员互相交流、启发、激励,就更有信心啦。
“家园共育”子课题研究将于今年10月进行中期检查,于2019年3月结题。
关于举办北京市第三届“童康杯”幼儿园食堂营养餐制作技能大赛的通知
各幼儿园:为落实国家卫计委、教育部颁发的《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
附件:子课题开题报告模板.doc
- • 幼儿园综合防控儿童近视能05-28
- • 北京市幼儿园保育岗位能力03-08
- • 关于举办“迎国庆 70 周年03-08
- • 关于第二届“保教杯”北京03-08
- • 关于举办北京市第四届童康03-08